中国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
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始把核污染水排进大海。对于这件事,中国的态度非常坚决,表示强烈反对。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抵制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我们还全面停止了从日本进口水产品。
日本核污水排放与安全监测
就算是这样,日本政府还是开始了多次核污染排放。这时候,国内的网友们就开始担心核污染的安全隐患了。所以,今年年初,中国也专门检测了日本核污水排放的区域,结果显示目前还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那是不是说核废水真的没问题呢?海鲜我们能放心吃了吗?
日本决定排放核污水
2011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到3号机组发生堆芯熔毁。虽然日本政府立刻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十年时间里,日本政府已经收集了大约125万吨的核污水,而且每天还在增加约140吨。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日本政府决定把福岛第一核电站里的核污水排入大海。这个决定一提出,他们马上召开了会议,并计划从2023年开始排放。
多国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海计划
这个消息一公布,立刻引来很多国家的反对。毕竟,核污水一旦排放到海洋里,不仅会污染水资源,还会严重影响全球鱼类的迁徙。无论是对健康还是生态安全,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但是面对这么多国家的质疑和反对,日本政府根本不在乎。到了2023年7月,国际原子能机构还说日本的核污水排海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结果,日本就启动了首轮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放计划
到2024年11月为止,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已经完成了10次核污染排放,总共排放了7.83万吨的核污水。
而且在今年1月23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了2025年的排海计划。按照报告里的内容,日本政府打算分7次排放,总量会达到5.46万吨。
核污水危害及扩散预测
面对这么多的核污水排放,在2023年第一次排放时,就有专家预测说,这些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在57天内扩散到太平洋的大半个区域。三年后,美国和加拿大也会受到影响。不用多久,日本排放的核废水就会波及全球。
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危害,但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在福岛附近的海域捕捞的石斑鱼和黑鲉等鱼类,都被检测出辐射水平超标。有些海鱼体内的放射性元素甚至超标了180倍。
日进口水产品的安全风险
这就意味着,如果孕妇长期吃很多被放射性污染的海鲜,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对正在发育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也有同样的风险。但对成年人来说,主要是可能导致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伤。
所以,中国政府在2023年8月全面禁止了从日本进口水产品。毕竟,中国政府把人民的安全放在首位,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非常重视。这个决定一出来,也严重影响了日本的水产品出口。
中国科研机构独立检测日本福岛核污水结果显示无异常
眼看中国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连韩国和俄罗斯这些国家也纷纷要求日本提供相关的安全保证。日本为了恢复自己的声誉,也多次与中国进行商谈,希望通过谈判找到解决福岛核污染水排放问题的办法。
于是,为了更准确地进行检测,中国的科研机构首次独立对日本福岛核污水的排放进行了取样检测分析。终于在今年年初,科研人员完成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的氚、铯-137和锶-90等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没有异常。
中方回应日核污水排放
这个新闻出来后,日本看到了一丝“希望”。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毛宁,中国的科研机构检查了福岛核污水排放后没发现什么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日本排放核污水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毛宁对此非常坚定地表示,这件事关系到整个国际社会的健康。中国对日本排放核污水的态度一直没变,就是坚决反对。她还说,中国会继续和国际社会一起督促日本兑现承诺,持续独立采样检测海水。
中国未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
虽然这次检查没发现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马上恢复进口日本的水产品。毕竟中国政府一直把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所以得确保多次检测都正常了,才会考虑重新进口。
这次的检测其实是中国方面检验日本是否遵守了关于排放废水的承诺。因为“没有发现问题”不等于真的没问题。万一这些放射性物质进入大海后,经过一段时间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起来,那可就麻烦了。
核废水需长期监测
所以哪怕这次检测没发现问题,中国也不能放松警惕。毕竟得长期科学地监测,才能真正评估核废水对未来的具体影响,才能确保中国人民的健康。
虽然说面对核污染带来的环境灾难,我们不用过度恐慌,但也不能大意,毕竟这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重视起来,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个人观点与选择
当然,对这件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关于能不能继续吃海鲜,安不安全,这也得看你自己的想法。毕竟吃还是不吃,还是得你自己决定。
